泡 异体字
拼音 pào pāo
注音 ㄆㄠˋ ㄆㄠ
部首
部外笔画 5画
总笔画 8画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pào ㄆㄠˋ

1、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:沫。影(a.佛教用“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灭无常;b.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

2、像的东西:电灯儿。

3、用液体浸物品:茶。菜。饭。汤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

4、故意消磨时间:病号。

其他字义

pāo ㄆㄠˉ

1、鼓起而松软的东西:眼。豆腐儿。

2、虚而松软,不坚硬:桐。这块木料发

3、方言,小湖(多用于地名):子。月亮(在中国吉林省)。

4、同“脬”,量词。

宋本廣韻

廣韻目次:下平五肴

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
匹交 平聲 開口二等 pʰau phrau/pheau

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

廣韻目次:下平五肴

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
薄交 平聲 開口二等 bʰau brau/beau

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

词性变化

pāo

〈形〉

盛大 [grand]

泡,盛也。——《方言》二

又如:泡溲(水盛大的样子)

〈方〉∶虚而松软 [spongy]。如:这块木料发泡;泡枣

pāo

〈量〉

用于屎尿或涕泪 [one time;once]。如:撒一泡尿;拉泡屎

相当于“番”、“回” [time]

顺便去会制台,着实恭维一泡。——《文明小史》

另见 pào

详细字义

pāo

〈名〉

(1)古水名。又名丰水 [Pao River]

泡,泡水,出 山阳平乐,东北入 泗。——《说文》

(2)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[sth.puffy and soft]。如:豆腐泡儿;眼泡儿

基本词义

pào

〈名〉

(1)(形声。从水,包声。本义:浮沤,水泡)

(2)同本义 [bubble]。如:水泡;肥皂泡

(3)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[sth.shaped like a bubble]。如:手上起了泡;泡灯(同“炮灯”。一种圆形的灯);泡头钉(钉的一种。钉帽鼓起呈泡状);泡幻(如水泡般空幻);血泡

英汉互译

dunkfrothpicklesteepvesicle

康熙字典

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

泡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
《唐韻》匹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披交切,音拋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《水經注》卽豐水之上源也。

又水上浮漚也。《梵書》如夢幻泡景。

又《廣韻》薄交切《集韻》蒲交切,音庖。泡泡,流也。《山海經》其源渾渾泡泡。《註》水濆涌之聲也。

又《揚子·方言》泡,盛也。江淮之閒曰泡。《註》泡肥,洪張貌。

又泡溲,盛多貌。《王褒·洞簫賦》泡溲汎

又《集韻》班交切,音包。泡,盛也。

又皮敎切,音咆。水泉也。

又魚名。《張師正倦游錄》南海有泡魚,大如斗。泡,去聲。

说文解字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泡

水。出山陽平樂,東北入泗。从水包聲。匹交切
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
泡水。出山陽平樂。東北入泗。山陽郡平樂,見前志。志云侯國。泡水,東北至沛入泗。水經注泗水篇曰。黃溝,又東逕平樂縣。又東,右合泡水。卽豐水之上源也。水上承大薺陂。東逕貰城北。又東逕已氏縣故城南。又東逕卭城縣故城南。又東逕單父縣故城南。又東逕平樂縣。右合泡水。自下豐,泡竝得通稱。故地理志曰。平樂,泡水所出。又東逕豐縣故城南。又東逕沛縣故城南。於城南東注泗。地理志曰。泡水自平樂東北至沛入泗者也。按今泡河自今山東單縣流逕江蘇豐縣北。又東逕沛縣畍。循城東南。至泗亭驛而合於泗。从水。包聲。匹交切。按今俗曰包河。古音在三部。又流貌也。或曰浮漚也。

方言集汇

粤语:paau1paau3pou5

客家话:[东莞腔]pau5pau1[台湾四县腔]pau5po1pau1[梅县腔]pau1pau5po2[宝安腔]pau1|pau5[客语拼音字汇]pau1pau4po1[海陆丰腔]pau5po1pau1[客英字典]pau5[陆丰腔]pau5

潮州话:pa6(phã)pao3(phàu)

English

bubbles, suds; blister; soak

泡字组词
带泡的成语
学习应用查看更多»